演出时间:2009年3月7-9日 19:30
演出地点:北京天桥剧场
中央芭蕾舞团《红色娘子军》现已开始售票,咨询电话:63574518、83553737-3310
票价:VIP、680、580、380、280、180、100、50元
经久不衰的经典,再次相约天桥剧场。
首演于1964年9月26日的中国经典芭蕾舞剧《红色娘子军》是一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舞剧,曾被评为“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”(1994年)和“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”(2012年)。
芭蕾舞剧《红色娘子军》可以说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,是艺术领域中中西文化成功融和的典范。芭蕾这门艺术本是舶来品,充满了公主与王子的浪漫形象,而以军帽、军鞋、军服装扮的“娘子军们”,恰恰通过这种对古典芭蕾形象的颠覆,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。它不仅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“穿足尖鞋”的中国娘子军形象,并通过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,恢弘绚丽的场面以及独特的地域风情,成为民族芭蕾的精品。
舞剧1964年首演,1970年被拍成电影作在全国放映。1992年5月23日,为纪念毛泽东同志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50周年,中芭根据1964年首演的原创版本复排该剧并演出,再度火爆,如今是最具艺术魅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中国芭蕾艺术精品。
1963年,周恩来总理在观看剧团演出的芭蕾舞剧《巴黎圣母院》时说:“你们可以一边学习排演外国的古典芭蕾舞剧,一边创作一些革命题材的剧目。”根据周总理的设想,1963年底,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林默涵邀请有关同志一起讨论舞剧选题,最后通过了李承祥提出的改编电影《红色娘子军》的方案,并组成创作班子,根据梁信编剧的同名电影集体改编,由李承祥、蒋祖慧、王希贤担任编导,吴祖强、杜鸣心、戴宏威、施万春、王燕樵担任作曲,黄准担任主题歌《娘子军连歌》的作曲,由马运洪担任舞美设计,梁红洲担任灯光设计。
1964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首演时,周总理出席并邀请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观看。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观看,称赞《红》剧的改革:“革命是成功的,方向是对头的,艺术上也是好的。”1965年2月5日,邓小平同志观看了演出;1997年12月11日,江泽民主席观看了演出;2004年10月8日,胡锦涛主席观看了演出。可以说,芭蕾舞剧《红色娘子军》伴随着中国芭蕾的发展,得到了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。
同时,《红》剧也在国际艺术交流上做出过重要的贡献。1964年由编导蒋祖慧等赴阿尔巴尼亚为地拉那歌舞剧院排演本剧。日本松山芭蕾舞团也排演了本剧,由森下洋子饰的琼花曾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50年来,《红色娘子军》演出场次累计达3800多场,“娘子军连旗”插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,从黑龙江到海南岛,从胶东湾到准噶尔盆地,“娘子军们”的足迹“遍地生花”。不仅如此,《红》剧也曾先后在美国、英国、俄罗斯、丹麦、以色列、法国、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上演,为中国芭蕾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。特别是2009年1月,中芭应邀携该剧赴法国登上世界芭蕾艺术的最高殿堂——巴黎歌剧院的舞台演出,受到了世界主流媒体及评论家的高度赞扬。2009年1月8日法国《费加罗报》发表的贝尔特兰德·圣万桑的文章中提到“舞台上,这支充满生机活力、英姿飒爽的‘穿足尖鞋’的中国娘子军,脸上自始至终都流露着热情洋溢的微笑,她们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中国民族艺术的魅力。” 今年秋年,中芭再次携该剧赴法国,并于10月1-3日国庆期间在巴黎著名的舞蹈剧场——夏特莱剧院演出,轰动“时尚之都”巴黎。
自1964年《红色娘子军》成功首演以来,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和普及的热潮,演出《红》剧的团体和爱好者遍及全国。中央芭蕾舞团也曾先后复排多次,而这其中,不乏一些优秀的表演者被观众广为熟知,如女主角“琼花”的扮演者白淑湘、薛菁华、冯英、李宁、张剑等。正是《红色娘子军》这部舞剧成就了这一代代的经典形象,同时,这些优秀的演员们也为该剧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印记。
2014年,正值舞剧《红色娘子军》首演50周年纪念,中央芭蕾舞团将举办《红色娘子军》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“50年50场”纪念巡演,包括北京、广东、重庆、湖北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等地; 出版纪念画册、文集,拍摄记录片,召开座谈会,举办展览等活动;组织中芭年轻演员军训,继承革命传统,重塑“娘子军女战士”经典形象; 与媒体合作,在全国开展“寻找琼花、常青”活动,并参加人物访谈等纪念活动;
2014年9月26日在北京隆重举办纪念演出活动,邀请对《红》剧有着特殊情感和记忆的“琼花”“常青”“连长”“南霸天”“老四”们,共襄盛举,台上台下,共同完成这场千载难逢的盛事。
时至今日,《红色娘子军》已远远超过了她作为一部舞剧的意义和价值,正如冯英团长所说:“《红》剧既是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文化财富,也是中芭的‘传家宝’,她像一面旗帜,感染、召唤着中芭艺术家们一代代将《红》剧的精神传承、发扬。”
在时间的长河中,50年只是短暂的沧海一粟,但在中国芭蕾的发展史上,这50年是从学习芭蕾基本功、排演经典剧目的芭蕾艺术在中国从无到有的必经之路,而创作有中国特色芭蕾作品,一直是中央芭蕾舞团始终追寻的方向,打上“中国创造”的印记是我们的骄傲。《红色娘子军》这部中国芭蕾的经典,历经了半个世纪的辉煌,我们有理由期待,这部舞剧将会流传得更加久远,也将带领我们继续“向前进!向前进!胜利地向前进!”